卷六百二 ◎文部十八
○著书下
《吕氏春秋》曰:吕不韦为秦相国,集诸儒使著其所闻,为十二记、八览、六论,合十馀万言,名为《吕氏春秋》,暴之咸阳市门,悬千金於其上,有能增损一字者,与之金。时人无能增损。说者以为非不能也,盖惮相国,畏其势耳。然其书以道德为准的,以无为为纪纲,以忠义为品式,以公方为检格,与孟轲、孙卿相表里也。
《列仙传》曰:李耳字伯阳,陈人也。生于殷时,为周柱下史。好养精气,贵无名,接而不施。转为守藏吏,积年,乃知其真人也。仲尼师之。去入大秦,过关,令尹喜待迎之,强使著书,作《道德上下经》二卷。鹖冠子,或曰楚人,隐居,衣敝履穿,以鹖为冠,莫测其名,因服成号。著书言道家事,冯煖常师事之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淮南王著《鸿烈》二十一篇。鸿,大也;烈,明也,言大明礼教也。号为《淮南子》,一曰《刘安子》。自云字中有风霜之气;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,字直百金。
又曰:董仲舒梦蛟龙入怀,乃作《春秋繁露》。
又曰:葛洪家世有刘子骏《汉言》百卷,首尾无题目,但以甲乙丙丁记其卷数。先父传之。刘歆欲撰书编录汉事类,未得构而亡,故书无宗本,止杂记,而前后无事类。后好事者以意次第之,始甲之癸为十帙,帙十卷,合百卷。洪家有小同异。
又曰:扬雄著《太玄经》,梦吐凤皇集其顶上而灭。
《扬雄传赞》曰:雄好古而乐道。其志欲穷文辞,成名于后世。以为经莫大于《易》,是故作《太玄》;传莫大于《论语》,故作《法言》。
桓谭《新论》曰:扬子云才智闻达,卓绝于众,汉兴已来未有此也。国师子骏曰:"何以言之?"答曰:"通才著书以百数,惟太史公为广大,馀皆丛残小论,不能比之。子云所造《法言》、《太玄》也,人贵所闻,贱所见,故轻易之。若遇上好事,必以《太玄》次五经也。"
《抱朴子》曰:王充作《论衡》,北方郡未有得之者。蔡伯喈尝到江东,得之,叹其文高,度越诸子。及还中国,诸儒觉其谈论更远,嫌得异书。或搜求至隐处,果得《论衡》,捉取数卷,将去,伯喈曰:"惟我与尔共之,勿广也。"
又曰:卢生问曰:"蔡伯喈、张平子才足著子书,正恐言远旨深,世人不解,故不著也。"余难云:"若如来言,子云亦不应作《太玄经》也。瓦甂木杯,比门所饶;金觞玉爵,万家无一也。"
又曰:孔、郑之门,耳听口受者灭绝,而托竹素者为世宝也。
又曰:余家遭火,典籍荡尽,困于无力,不能更得。故抄掇众书,撮其精要,用攻少而所收多,思不烦而所见博。或谓洪曰:"流无源则干,条离株则悴。吾匡耨屑盈车,不如金璧。"余答曰:"咏圆流者采珠而捐蚌,登荆岭者拾玉而弃石,余之抄略,譬犹摘翡翠之藻羽,脱犀象之角牙。"
又曰:稽君道问二陆优劣。抱朴子曰:"朱淮南尝言:二陆重规沓矩无多少也。一手之中,不无钝利;方之它人,若江汉之与潢潦。陆子十篇,诚为快书者。其辞之富者,虽覃思不可损也;其理之约者,虽潜笔腐毫不可益也。陆平原作子书未成,吾门生有在陆君军中,尝在左右,说陆君临亡曰:'穷通,时也;遭遇,命也。古人贵立言,以为不朽。吾所作子书未成,以此为恨耳。'余谓仲长统作《昌言》,未竟而亡,后董袭撰次之。桓谭《新论》,未备而终,班固谓其成琴道。今才士何不赞成陆公子书?"
颖容《春秋例》曰:著述之事,前有司马迁、扬雄,后有郑众、班固,近即马融、郑玄。其所著作违义正者,略举一两事以言之:迁《史记》不识毕公文王之子,而言与周同姓;扬雄《法言》不识六十四卦,云所从来尚矣。
《论衡》曰:画工好画上世人,不画秦汉士者,尊古卑今。扬子云作《太玄经》、《法言》,张伯松不肯一观,与并肩,故贱其言也。若生周世,则为金匮也。
又曰:《淮南》《吕览》,文不无累害,所以出者,家富官贵也。人有难充书繁重,云"不在多,以为龙少鱼众,少者为神。"充答曰:"文众胜寡,财富愈贫。世无一分,吾有百篇;人无一字,吾有万言。孰为贤也?"充仕数不遇,以章和二年徙家避难扬州丹阳,入为治中,才小任大,职在刺劾,笔札之思,历年寝废。章和三年罢州还,年渐七十,时可悬舆,发白齿落,日月逾迈,贫无供养,志不娱快,乃作养生之书,凡十六篇。《论衡》造於永平末,定於建初之年耳。
《新论》曰:余为《新论》,术辨古今,亦欲兴治也。何异《春秋》褒贬耶?今有疑者,所谓蚌异蛤,二五为非十也。谭见刘向《新序》、陆贾《新语》,乃为《新论》。庄周寓言乃云:"尧问孔子",《淮南子》云"共工争帝地维绝",亦皆为妄作。故世人多云短书不可用。然论天间莫明於圣人,庄周等虽虚诞,故当采其善,何云尽弃耶?
《风俗通》应邵撰,序云:风者,天气有寒暖,地形有阴阳,泉水有美恶,草木有刚柔。俗者,含血之类,象而生之。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周、秦尝以岁八月遣輶轩使,采异代方言,载之秘府。及嬴氏之亡,遗弃殆尽。蜀人严君平有千馀言,林闾翁儒才有梗概,扬雄注续,二十七年,凡九千字,犹不如《尔雅》之宏丽。张竦以为县诸日月不刊之书。余不才,岂敢比隆於斯人!
《金楼子》曰:王仲宣昔在荆州,著书数十篇。荆州坏,尽焚其书。今在者一篇,知名之士咸重之。见虎一毛,不知其班。
又曰:刘辅性矜严,有盛名,沉深好经书,善说《京氏易》,论集经传及图谶文,作《五经通论》,世号之曰《沛王通》。明帝甚敬重之,赏赐恩宠加异。
又曰:或问余曰:"子何不询之有识,共著此书?曷为区区自勤如此?"予曰:"夫荷旃被毳者,难与道纯绵之致密;羹藜含糗者,不足论大牢之滋味。故服郄絺之凉者,不知盛暑之郁燠;袭貂狐之暖者,不知至寒之凄怆。予之术业,岂宾客之能窥!斯盖以莛撞锺,以蠡测海也。"予常切齿淮南、不韦之书,谓为宾游所制。每至著述之间,不命宾客之窥也。
又曰:桓谭《新论》,华谭语裥《新论》;扬雄有《太玄经》,杨泉有《太元经》。谈此多误动形色。或云:"桓谭有《新论》,何处复有华谭?扬子但有《太玄经》,何处复闻《太元》也?"皆由不学使之然矣。
《隋大业拾遗》曰:大业之初,敕内史舍人窦威、起居舍人崔祖濬及龙川赞治侯伟等三十馀人撰《区宇图志》一部,五百馀卷,新成,奏之;又著《丹阳郡风俗》,乃见以吴人为东夷,度越礼义,及属辞比事,全失修撰之意。帝不悦,遣内史舍人柳逵宣敕,责威等云:"昔汉末三方鼎立,大吴之国,以称人物。故晋武帝云'江东之有吴、会,犹江西之有汝、颍,衣冠人物,千载一时'。及永嘉之末,华夏衣缨,尽过江表。此乃天下之名都。自平陈之后,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。尔等著其风俗,乃为东夷之人度越礼义,於尔等可乎?然于著术之体,又无次序。各赐杖一顿。"即日,敕追秘书学士十八人修十郡志,内史侍郎虞世基总捡。于是世基先令学士各序一郡风俗,奏拟请体式。学士著作佐郎虞绰序京兆郡风俗,学士宣惠尉陵敬序河南郡风俗,学士宣德郎杜宝序吴郡风俗,四人先成,以简世基。世基曰:"虞绰序京兆,文理俱赡,优博有馀,然非众人之所能继;陵敬论河南,虽文华才富,序事过繁;袁朗、杜宝吴、蜀二序,不略不繁,文理相副,宜具状以四序奏闻,去取听敕。"及奏,帝曰:"学士修书,颇得人意。"各赐物二十段。付世基择善用之。世基乃钞吴郡序付诸头,以为体式。及图志第一副本新成八百卷,奏之。帝以部秩太少,更遣子细重修成一千二百卷,卷头有图,别造新样,纸卷长二尺。叙山川则卷首有山水图,叙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,叙城隍则卷首有公馆图,其图上山水城邑题书字极细,并用欧阳肃书,即率更令询之长子,攻于草隶,为时所重。
○幼属文
《东观汉记》曰:班固字孟坚。九岁能作赋、颂,因数入读书禁中。每巡行狩,辄献上赋、颂。
《魏志》曰:陈思王植,年十岁善属文。太祖曰:"汝倩人耶?"跪对曰:"出言为论,下笔成章。愿当面试。"时铜雀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台,使各赋之。植援笔立就。(亦出思疾门。)
又曰:文帝八岁属文。
《魏氏春秋》曰:阮籍幼有奇才异质,八岁能属文。性恬静。兀然弹琴长啸,以此终日。
又曰:庾阐字仲初。少孤。年九岁能属文,乡里重之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南凉录》曰:秃发傉檀子归,年十三,命为《高昌殿赋》,援笔即成,影不移漏。傉檀览而异之,拟之曹子建。(亦出思疾门。)
《后魏书》曰:胡叟入长安,观风化,隐匿名行,惧人见知。时京兆韦祖思,少阅典坟,多蔑时彦,知叟至,召而见之。祖思习常,待叟不足,聊与叙温凉,拂衣而出。祖思固留之,曰:"当与君论天人之际,何遽而反乎?"叟对曰:"论天人者,其亡久矣,与君相知,何夸言若是也。"遂不坐而去。至主人家,赋韦杜二族,一宿而成,时年十有八矣。具述前载,无违旧美,叙中世有协时事,而末及鄙黩。人皆奇其才,思其笔,世犹传诵之,以为笑狎。
《齐书》曰:张率字士简,性宽雅。年十二能属文,常日限为诗一篇,或数日不作,则追补之。稍进,作赋、颂。至年十六,向作二千馀首。有虞讷者见而诋之,率乃一旦焚毁,更为诗示焉,托云沈约,讷便向之嗟称无字不善。率曰:"此吾作也。"讷惭而退。
《南史》曰:刘孝绰本名冉,幼聪敏,七岁能属文。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,与同载以适亲友,号曰"神童。"融每曰:"天下文章若无我,当归阿士。"即孝绰小字也。
又曰:谢贞八岁,尝为《春日闲居》诗,从舅王筠奇之,谓所亲曰:"至如'风定花犹落',乃追步惠连矣。"年十三,尤善《左氏春秋》,工草隶虫篆。
《后周书》曰:李昶幼年已解属文,有声洛下。时洛阳创置明堂,旭年十数岁,为《明堂赋》,虽优洽未足,才制可观。见者咸曰:"有家风矣!"
《三国典略》曰:萧大心字仁恕,小名英童。与大临同年,十岁并能属文。尝雪朝入见,梁武帝咏雪,令二童各和,并援笔立成。
《梁书》曰:柳惲早有令名,少工篇什,为诗云:"亭皋木叶下,陇首秋云飞。"琅琊王融见而嗟赏,因书斋壁及所执白兰团扇。
又曰:太祖文帝讳纲,字世讃,六岁能属文。高祖惊其早就,不之信也。及于御前面试,辞彩甚美,高祖叹曰:"此子,吾家之东阿也。"
又曰:丘迟字子希,年八岁便属文。父灵鞠,有才名,常谓:"气骨似我。"征士何点见而异之。
又曰:庾肩吾八岁能赋诗,特为兄於陵所友爱。
又曰:何逊字仲言,八岁能赋诗。弱冠,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见对策,大相称赏,谓所亲曰:"顷观文人质则过儒,文则伤俗,其能含清浊,守今古,见之何生矣。"沈约亦爱其文。
又曰:陆从典罪裆仪。幼聪敏,年八岁读《沈约集》,见回文妍丽,援笔拟之,便有佳致。十二作《柳赋》,其辞甚美,从父瑜特所赏爱。
《隋书》曰:李德溜褡聪敏,年数岁,诵左思《蜀都赋》,十馀日便度。高隆之见而嗟叹,遍告朝士云:"若假其年,必为天下伟器。"邺京人士多就宅观之。月馀,日中车马不绝。年十五,诵五经及古今文集,日数千言。俄而该博坟、典阴,阳纬候无不通涉。善属文,辞核而理畅。
又曰:于宣敏字仲达。少沉密,有才思。年十一,诣周赵王。王命之赋诗,宣敏为诗甚有幽贞之志,王大奇之,坐客莫不嗟赏。起家右侍上士。
《文选人名录》曰:曹植年十岁,诵读诗论及赋数万言,能属文。
又曰:谢灵运幼而聪慧,善属文,举笔立成。文章之盛,独绝当时。
《幼童传》曰:谢瞻字宣远。幼而聪悟,五岁能属文,通玄理。
又曰:孙士潜字石龙。六岁上书,七岁属文。
《金楼子·自叙》曰:余六岁解为诗,奉敕为诗曰:"池萍生已合,林花发稍稠;风入花枝动,日昭水光浮。"因尔稍学为文也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六百三 ◎文部十九
○史传上
《文心雕龙》曰:史者,使也,执笔左右,使之谓也。古者,左史记言,右史书事;言经《尚书》,事经《春秋》也。
《说文》曰:史,记事者也。
《释名》曰:传,传也;以传示后人也。
《博物志》曰:贤者著述曰传。
《礼记》曰: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,言有善则记之,为惇史。
《诗·序》曰:国史,明乎得失之迹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周舍对赵简子曰:"臣操牍秉笔从君之后,司君过而书之。"
《周礼》曰:外史掌四方之志。郑玄注曰:志,记也。谓若鲁之《春秋》,晋之《乘》,楚之《梼杌》。
《左传·昭十五年》曰:荀跞如周,藉谈为介。王谓藉谈曰:"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,以为大政,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,於是乎有董史。汝,司典之后也,何故忘之?"籍谈不能对。
又《宣二年》传曰:晋赵穿弑灵公,宣子未出境而复,太史书曰:"赵盾弑其君。"以示于朝。宣子曰:"不然。"对曰:"子为正卿,亡不越境,反不讨贼,非子而谁?"宣子曰:"呜呼,'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',其我之谓矣。"孔子曰:"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;赵宣子,古之良大夫也,为法受恶。惜也,越境乃免。"
又《襄二十五年》传曰:齐崔杼弑庄公。太史书曰:"崔杼弑其君。"崔子杀之。其弟嗣书,而死者二人。其弟又书,乃舍之。南史闻太史尽死,执简以往。闻既书矣,乃还。
又昭十二年传曰:楚王与右尹子革语,左史倚相趋而过。王曰:"此良史也,能读《三坟》《五典》《八索》《九丘》。"
《史记》曰:秦、赵渑池之会,其君相为鼓瑟扣缶,皆命御史书之。
《汉书》曰:司马喜生谈,为太史公;谈生迁,迁为太史令,掌史记。(,缀集也。)
又曰:武帝始置太史,天下计书先上太史,副上丞相,故司马谈父子世居此职,得撰《史记》。
又曰:刘向、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才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,其事该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"实录"。
《后汉书》曰:班彪续司马迁,后传数十篇,未成而卒。明帝命其子固续之。固以史迁所记,乃以汉氏继百王之末,非其义也,大汉当可独立一史,故上自高祖,下终王莽,为纪、表、传、志九十九篇。
又曰:明德马后能诵《易》,好读《春秋》、《楚辞》,尤善《周官》、董仲舒书。(《周官》,《周礼》也。仲舒有《王杯》《繁露》《清明》《竹林》之属。)自撰《显宗起居注》,削去兄防参医药事,章帝请曰:"黄门舅旦夕供养,且一年,既无褒异,又不录勤劳事,无乃过乎?"太后曰:"吾不欲后代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,故不录也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时人有上言班固私改作史记,诏下京兆,收系固。弟超诣阙上书,具陈固不敢妄作,但续父所记述汉事。
《晋书》曰:王沉仕魏,正元中迁散骑常侍、侍中,与荀顗、阮籍共撰《魏书》,多为时讳,未若陈寿之实录也。
又曰:华峤常沉醉,所撰书《十典》,未成而终。秘书监何劭奏峤中子彻为佐著作郎,使踵成之,未竟而卒。后监缪徽又奏峤少子畅为佐著作郎,克成《十典》,并草《魏晋纪传》。与著作郎张载等俱在史官。
又曰:陈寿撰魏、吴、蜀《三国志》,凡六十五篇,时人称其善叙事,有良史之才。夏侯湛时著《魏书》,见寿所作,便坏己书而罢。张华善之,谓寿曰:"当以《晋书》相付耳。"其为时重如此。
《宋书》曰:王韶之,琅琊临沂人也。私撰《晋阳秋》,成,时人谓之宜居史职。即除著作郎,使续后事,讫义熙九年。善叙事,辞论可观,为后世佳史。
又曰:裴松之字世期,注陈寿《三国志》。松之鸠集传记,广增异闻,既成,奏之。上览之曰:"裴世期为不朽矣。"
又曰:范晔《狱中与诸生侄书》曰:"既造后汉,转得统绪。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,殆少可意者。班氏最有高名,既任情无例,惟志可推耳。博赡不可及之,整理未必愧也。吾虽传论,皆有精意深旨。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,笔势纵放,实天下之奇作,中合者往往不减《过秦》篇,尝共比方班氏所作,俱不愧之而已。欲遍作诸志,前汉所有者悉令备。虽事不必多,且使见文得尽,此书行,故应有尝意者。自古体大而思精,未有此也。"
《梁书》曰:吴均欲撰《齐书》,求借《齐起居注》及《群臣行状》,武帝不许。遂私撰,奏之,称帝为"齐明帝佐命"。帝恶其书不实录,以其书不实,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,竟支离无对。敕付省焚之,坐免职。
又曰:裴子野曾祖松之,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《宋史》,未及成而卒。子野常欲继成先业。及齐永明末,沈约所撰《宋书》,称松之已后无闻焉。子野更撰为《宋略》二十卷。其叙事评论多善,而云戮淮南太守沈璞,以其不从义师故也。约惧,徒跣谢之,请两释焉。叹其述作曰:"吾弗逮也。"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《过秦》、《王命》分路杨镳。
《后魏书》曰:毛脩之位次崔浩之下。浩以其中国旧门,虽学不博洽,而犹涉猎书传,每期重之。与论说,言次遂及陈寿《三国志》,有古良史之风,其所著述,文义典正,皆扬于王庭之言,微而显,婉而成章,班史以来无及寿者。脩之曰:"昔在蜀中闻长老言,寿曾为诸葛门下书佐,得挞百下,故其论武侯曰'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'。"浩乃与论曰:"夫亮之相刘备,当九州鼎沸之会,英雄奋发之时,君臣相得,鱼水为喻,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,委弃荆州,退入巴蜀,诱夺刘璋,伪连孙氏,守穷崎岖之地,僣号边夷之间,此策之下者。可与赵它为偶,而以为管、肃之亚匹,不亦过乎?"谓寿之贬亮,非为失实。
《三国典略》曰:齐王以魏收之卒也,命中书监阳休之裁正其所撰《魏书》。休之以收叙其家事稍美,且寡才学,淹延岁时,竟不措手,惟削去"嫡庶"一百馀字。
又曰:周萧大圜为滕王逌友,逌问于大圜曰:"吾闻湘东王作《梁史》,有之乎?馀传乃可抑扬,帝纪奚若?隐则非实,记则攘羊。"对曰:"言之者妄也。如使有,亦不足怪。昔汉明为《世祖纪》,章帝为《显宗纪》,殷鉴不远,足为成例。且君子之过,如日月之蚀,彰于四海,安得隐之?如有,亦安得而不隐?盖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,讳国之恶,绎裰礼也。"逌乃大笑。
又曰:齐主命魏收撰《魏史》,至是未成。常令群臣各言其志,收曰:"臣愿得直笔东观,早出《魏书》。"齐主乃令魏收专在史阁,不知郡事,谓收曰:"当直笔,我终不学魏大武诛史官。"于是广征百官传,总斟酌之。既成,上之,凡十二袟,一百三十卷。尚书陆操谓杨愔曰:"魏收可谓博物宏才,有大功于魏室。"愔曰:"此不刊之书,传之万古。但恨论及诸家,枝叶过为繁碎。"时论收为尔朱荣作传,以荣比韩彭尹霍者,盖由得其子文赂黄金故也。邢邵父兄书事皆优,邵惟笑曰:"《列女传》悉是史官祖母。"尚书左丞卢斐、临漳令李庶、度支郎中王松年、中书舍人卢潜等言曰:"魏收诬罔一代,其罪合诛。"卢思道曰:"东观笔殊不直。"斐、庶等与收面相毁辱,无所不至。齐主大怒,乃亲自诘问。斐曰:"臣父位至仪同,收附於族祖中书郎玄传之下;收之外亲博陵崔绰位止功曹,乃为传首。"齐主问收曰:"崔绰有何事迹,卿为之立传?"收曰:"虽无爵位,而道义可嘉。魏司空高允曾为其赞,称有道德。臣所以知之。"齐王曰:"司空才士,为人作赞,理合称扬,亦如卿为人作文章,道其好者,岂能皆实?"收不能对。以其才名,不欲加罪。高德正其家传甚美,乃言於齐主曰:"国史一定,当流天下,人情何由悉称?谤者当加重罪,不然不止。"齐王於是禁止诸人,各杖二百。斐、庶死於临漳狱中。又《北史》:收所引史官,恐其陵逼,惟取学流先相依附者。房延祐、辛元植、眭仲让虽夙涉朝位,并非史才;刁柔、裴昂之以儒业见知,全不堪编缉;高孝幹以左道求进;修史诸人父祖姻戚多被书录,饰以美言。收性颇急,不甚能平,夙有怨者,多没其善,每言"何物小子,敢共魏收作色?举之则使上天,按之当使入地!"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,修国史,得阳休之助,因谓休之曰:"无以谢德,当为卿作佳传。"休之父固,魏世为北平太守,以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,获罪。收书云:"固为北平,甚有惠政,坐公事免官。"又云:"李平深相敬重。"群口沸腾,敕《魏史》且勿施行,号为"秽史"。
《唐书》曰:杜正伦知起居注,太宗尝谓侍臣曰:"朕每日坐朝,欲出一言,即思此言於百姓有所益不,所以不敢多言。"正伦进曰:"君举必书,言存在史。臣职当修《起居注》,不敢不尽愚直。陛下若一言乖於道理,则千载累於圣德。非直当今有损於百姓,愿陛下慎之。"太宗大悦。
又曰:许敬宗。初,虞世基与敬宗父同为宇文化及所害,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,备见其事,因谓人曰:"世基被戮,世南匍匐而请代;善心之死,敬宗舞蹈以求生。"敬宗闻而衔之。及为德彝立传,盛加其罪恶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,皇家之隶也。敬宗与之结婚,乃为九陇曲叙门阀,妄加功绩。又蛮首庞孝泰率兵从征高丽,贼知其怯懦,先击破之。敬宗纳其家宝货,妄称其频破贼徒,斩获数万。汉将骁健者惟苏定方、庞孝泰耳,曹继叔、刘伯英皆出其下。虚美如此。
又曰: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:"卿犹知起居皆书何等事?大抵人君得见否?"遂良曰:"今之起居,古之左右史,书人君言事,且记善恶以为鉴诫,庶几人主不为非法。不闻帝王躬自观史。"太宗曰:"朕有不善,卿必记之耶?"遂良曰:"守道不如守官,臣职当载笔,君举必记。"黄门侍郎刘洎曰:"设令遂良不记,天下之人皆记之矣。"帝曰:"然"。
又曰:贞观十年,尚书左仆射房玄龄,侍中魏征,散骑常侍姚思廉,太子右庶子李百药、孔颖达,守礼部侍郎令狐德棻,守中书侍郎岑文本,中书舍人许敬宗等撰成周、隋、梁、陈、齐等五代史,诣阙上之。太宗劳之曰:"朕睹前代史书,彰善瘅恶,足为将来之诫。秦始皇奢淫无度,焚书坑儒,用缄谈者之口。隋炀帝虽好文儒,尤疾学者,前世史籍竟无所成。数代之事,殆将泯绝。朕意则不然,将欲览前王之得失,为在身之龟镜。公辈以数年之间,勒成五代之史,副朕深怀,极可嘉尚。"又诏司空房玄龄等修《晋书》,以臧荣绪书为本,采摭诸家传记而益附之,爰及晋代文集,罔不毕举,为十本纪、二十志、七十列传、十三载记。其太宗所著宣、武二帝及陆机、王羲之四论皆称制焉,房玄龄以下为论皆称史臣。后数载而书就,藏之秘府,颁赐加级各有差。以其书赐皇太子及新罗使者各一部焉。
又曰:显庆中,高宗以许敬宗所撰《太宗实录》所记多非实,乃谓刘仁轨曰:"朕昨观国史所书,多不周悉。卿等必须穷微索隐,原始要终,盛业鸿勋,咸使详备。至如先圣作《威凤赋》,意属阿舅及士廉,敬宗乃移向尉迟敬德传内。又尝温汤教习,长围四合,万队俱前,忽然云雾昼昏,部伍乱错,先圣既睹斯事,恐其挂法者多,遂潜隐不出;待其整理,然后临观。顾谓朕曰:'振旅训兵,国之大典,此之错失,於法不轻。我若见之,必须行法。今我不出,良为於此。'今乃移向《魏征传》曰,称是征之谏语。此既乖於实,何以垂之后昆?朕尝从幸木央宫,辟仗已过,忽於草中见一人身带横刀,其人云闻辟,伏,至怕不敢出。仗家搜索不觉,遂伏不敢动。先圣敛辔即还,顾谓朕曰:'此事若发,数人合死,汝可后伺看,早放出之。'史家惟此一事差似不失其真。"郝处俊曰:"先圣仁恩,触类皆是。臣弟亻桀往年宿卫之日,被羌腰轝供奉,见有三卫误拂御衣,此人怕惧,五情无主。先圣谓之曰:'此间无御史,我不为汝作罪过,不须怕惧。'上谓处俊曰:'此亦须入史。'于是处俊等引左史李仁实专掌其事。"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六百四 ◎文部二十
○史传下
《唐书》曰:于休烈修国史。肃宗自凤翔还京,励精听受,尝谓休烈曰:"君举必书,良史也。朕有过失,卿书之否?"对曰:"禹汤罪已,其兴也勃焉。有德之君,不忘规过。臣不胜大庆。"
又曰:贞元十二年,贾耽、卢迈皆有假故,赵憬独对於延英。上问曰:"近日《起居注》所记何事?"憬奏曰:"古左史记事,右史记言。人君动止有事言,随即记录,《起居注》是也。国朝自永徽已后,起居惟得对仗承旨,仗下,后谋议皆不得闻,其记注但出於已行制敕内采录,更无它事。所以长寿中姚璹知政事,以为亲承德音谟训,若不宣自宰相,史官无由得书。遂请仗下,后所言军国政要,宰相专知撰录,号为《时政记》,每月送史馆。无何,此事又废。"上曰:"君举必书,义存劝诫。既有《时政记》,宰臣宜依故事为之。"
又曰:李翱以史官记事不实,奏状曰:"臣谬得秉笔史馆,以记注为职。夫劝善惩恶,正言直笔,纪圣朝功德,述忠贤事业,载奸臣行,以传无穷者,史官之任也。凡人事迹,非大善大恶,则众人无由得知。旧例皆访於人,又取行状谥议以为一据。今之作行状者,多是其门生故吏,莫不虚加仁义礼智,妄言忠肃惠和,此不惟处其心不实,苟欲虚美於受恩之地耳。盖为文者又非游、夏、迁、雄之列,务於华而忘其实,溺於文而弃其理,故为文则失六经之古风,纪事则非史迁之实录。臣今请作行状者,但指事说实,直载事功。假如作魏征传,但记其谏诤之词,足以为正直;段秀实,但记其倒用司农印以追逆兵,以象笏击朱泚,足以为忠烈。若考功,视行状,不依此者不得受,依此则考功,下太常牒史馆,然后定谥。伏乞以臣此奏下考功。"从之。
又曰:元和中,宰臣以下候到於延英殿。上以《时政记》问於宰臣,修国史李吉甫对曰:"是宰相记天子事以授史官之实录也。古者左史记言,今起居舍人是也;右史记事,今起居郎是也。永徽中宰相姚璹监修国史,虑造膝之言或不下闻,因请随奏对而记是也。"上曰:"其间或修或不修者,何也?"吉甫对曰:"凡面奉德音,未及施行,总为机密,固不可书以送史官;其间谋议有发自臣下者,又不可自书以付史官。及事已行者,制令昭然,天下皆得闻知,即史官之记,不待书以授也。且臣观《时政记》者,姚璹修之於长寿,及璹罢而事废;贾躭、齐抗修之於贞元,躭、杭罢而事废。然则关於政化者,不虚美,不隐恶,谓之良史也。"
又曰:宪宗锐意於为理,遍读列圣实录。见贞观、开元故事,竦慕不能释卷。尝谓宰臣曰:"太宗之创业如此,玄宗之致理如此,我读国史,始知万倍不如先圣焉。"
又曰:长庆中,中书门下请修《圣政纪》,云:"古之王者必置史官以纪善恶,国朝贞观、永徽以前,宰臣及百官正衙奏事,史官载笔於阶戺之下,所有奏议悉约书之。自永徽以后,许敬宗、李义府作相,事多奸蔽,遂奏史官与僚庶俱退,然后宰臣请事。由是君臣之间咨谋启沃不复知矣。左右史惟写诏、诰、除授以修注记。长寿二年,宰相姚璹以为史官疏远,不得参闻政事;然帝王谟训不可遂无纪述,乃请自今已后,所论军国政要,委宰相一人撰录,号为《时政纪》,事亦寻废。"
又《路随传》曰:初,韩愈撰《顺宗实录》,说禁中事颇切直。内官恶之,往往於上前言其不实。累朝有诏改修。及进《宪宗实录》后,文宗复令改正永贞时事,随奏曰:"臣昨面奉圣旨,以《顺宗实录》颇非详实,委臣等重加刊正。伏以史册之作,劝诫所存,事有当书,理宜归实。匹夫美恶尚不可诬,人君得失无容虚载。圣旨以前件实录记贞元末数事,稍非摭实,盖出传闻,审知差舛,更命刊正。顷因坐日,屡形圣言,通计,前后,至於数四。臣等伏以贞观以来,累朝实录有经重撰,不敢固辞,但欲粗删深误,亦固尽存诸说。宗闵、僧孺相与商量,缘此书成於韩愈,今史官李汉、蒋系皆愈之子婿,若遣参撰,或致私嫌,纵臣获修成,必惧终为时累。且韩愈所书,亦非己出,元和之后已是相循。伏望条示旧记最错误者,宣付史官,委之修定。"诏曰:"其《实录》中所书德宗、顺宗朝禁中事,寻访根柢,盖起谬传,谅非信史,宜令史官详正刊去,其它不要更修。"
又曰:文宗尝问:"《顺宗实录》似未详实,史官韩愈不是当时屈人否?"李石曰:"韩愈贞元末为四门博士。"上曰:"司马迁与任安书全是怨望,所以汉武本纪事多不实。"郑覃曰:"汉武中年后大发戎马,拓土开边,生人耗竭,粮饷不给。本纪所述,亦非过言。"石曰:"史笔不直,率多无后。郑覃所陈,志在讥谏,欲陛下究盛德,故言汉武不屈。"上曰:"'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'。此诚可为戒。"覃因曰:"伏知陛下乙夜观书,无不该涉,然经典切切不过一二百言,圣意所存'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',此两句实可寝食佩服。"
又曰:张次宗有文学,稽古历行,开成中为起居舍人。文宗复故事,每入阁,左右史执笔立於螭头之下,宰相奏事得以备录。宰臣既退,上召左右更质证所奏是非,故开成政事详於史氏。
又曰:文宗朝对,宰臣退,上命起居郎郑朗等:"适所纪录者,将来一观。"郑朗对曰:"臣执笔所纪,便目为史。臣闻自古帝王不合观史。"上曰:"故事何在?"朗曰:"臣不敢远征故实,尝闻太宗皇帝欲观览国史,用知得失。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云:'史官所述,义归尽善。若至会玄已后,或非上智,中主庸君饰非护短,见极陈善恶致怨,史官何地逃刑?'又问褚遂良,对曰:'今之起居,古之左右史,以记人君言行,善恶必书,庶几不为非法,不闻帝王躬自观史'"上又谓朗曰:"适之所纪,且是直书,未有否臧,一见无爽。"朗乃进所纪,上略览曰:"卿宜门外重写录进。"其日晚,内出诏示宰臣,曰:"适郑朗奏朝来所纪之事,拟不进本。人君之言,良史善恶必书。或有平生之闲话,不关理道之体要,垂诸将来,实为愧耻。异日临朝,庶几稍改,何妨一见,得戒丑言。"又尝於紫宸殿对百僚遣閤门使就起居舍人魏謩取注记。謩奏曰:"臣以自古置此以为圣王鉴戒,陛下但为善,勿畏臣不书;如陛下所行错误,臣不书之,天下之人皆得书之。臣愿以陛下为太宗文皇陛下,许臣比褚遂良。"上曰:"我前亦尝观之。"謩曰:"是前起居不详故事,臣今岂得陷陛下为非?若陛下一览之后,自此文字须有回避。如此则善恶不直,如何遣后代取信?"上遂止。
《周书》曰:贾纬乾祐中受诏与王伸、窦俨修晋高祖、少帝、汉高祖三朝实录。纬以笔削为己任,然而褒贬任情,记注不实。晋宰相桑维翰执政,尝薄纬之为人,不甚见礼。纬深衔之。及叙维翰传,称维翰身没之后,有白金八千铤,他物称是。翰林学士徐台符,纬邑人也,与纬相善,谓纬曰:"闻吾友书桑魏公白金之数,不亦多乎?"乃改为白金数千铤。
《太史公自序》云:夫《诗》《书》隐约者,欲遂其志之思也。故述往事,思来者。於是乎述陶唐以来,至麟德止,自黄帝始,原始察终,考之行事,著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十表、八书、七十列传,凡一百三十篇,成一家言是也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司马迁发愤作《史记》一百三十篇,先达为良史之才。其以伯夷居列传之首,以为善而无报也;为《项羽本纪》以据高位者,非关有德也;及其叙屈原、贾谊,辞旨抑扬,悲事不避,亦一代之伟才。
又曰:汉承周史官,至武帝,太史公司马谈世为太史,子迁年十三,使乘传行天下,求诸侯史记,读孔氏古文,序世事,作百三十卷五十万字。谈子迁以世官复为太史公,序事如古《春秋》。司马氏本古周佚后也。作《景帝本纪》,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。帝怒而削去。坐举李陵降匈奴,下迁蚕室,有怨言,下狱死。宣帝以其官为太史令,行太史公文书而已,不复用其子孙。
班固《典引》曰:永平十七年诏曰:司马迁著书成一家,扬名后世,至以身陷刑之故,反微文讽刺贬损当代,非谊士也。
又《魏志》曰:明帝问王肃:"司马迁以受刑之故,内怀隐切,著《史记》,非贬孝武,令人切齿。"
又晋张辅尝著论,论班固、司马迁之著述:辞约而事举,叙三千年事惟五十万言;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,烦省不同,不如迁,一也。良史述事,善足以奖劝,恶足以鉴诫,人道之常、中流小事亦无取焉,而班皆书之,不如二也。毁贬朝错,伤忠臣之道,不如三也。迁既造创,固又因循,难易益不同矣。又迁为苏秦、张仪、范雎、蔡泽作传,逞辞流离,亦足以明其大才,故述辨士则藻辞华靡,叙实录则隐核名检,此所以迁称良史也。
《文心雕龙》曰:昔者夫子悯王道之缺,伤斯文之坠,静居以叹凤,临衢而泣麟。於是就太师以正《雅》《颂》,因鲁史以修《春秋》,举得失以表黜陟,征存亡以标劝戒。然叡旨幽秘,经文婉约,丘明同耻,实得微言。乃原始要终,创为传体。传者,转也。转授经旨以授於后,实圣文之羽翮,记籍之冠冕也。及至纵横之世,史职犹存,秦并七王,而战国有策。盖录而不序,故即简为名也。汉灭嬴、项,武功积年,陆贾稽古,作《楚汉春秋》。爰及史谈,世惟执简。子长经志,甄序帝续,比尧称典,则位杂中贤,法孔题经,则文非元圣,故取式《吕览》,通号曰纪。纪纲之号,亦宏称也。故本纪以述皇王,列传以总侯伯,八书以铺政体,十表以谱年爵。虽殊古式,而得事序焉。尔其实录无隐之旨,博雅弘辩之才,爱奇反经之尤,条例踳落之失,叔皮论之详矣。及班固述汉,因循前业,观史迁之辞,思实过半。其十志该富,赞序弘丽,儒雅彬彬,信有遗味。至於宗经规圣之典,端绪丰赡之功,遗亲攘善之罪,征贿鬻笔之愆,公理辩之究矣。至於后汉纪传,发源《东观》。袁、张所制,偏驳不伦,薛、谢之作,疏谬少信;若司马彪之详实,华峤之准当,则其冠也。及魏代三雄,记传并出。《阳秋》、《魏略》之属,《江表》、《吴录》之类,或激抗难征,或疏阔寡要;惟陈寿三志,文质辨洽,荀、张比之於迁、固,非妄誉也。至於晋代之书,繁乎著作。陆机肇始而未备,王韶续末而不终;干宝述《纪》以审正明序,孙盛《阳秋》以约举为能。案《春秋》经传,举例发目,《史》、《汉》以下,莫有准的。至邓粲《晋纪》,始立条例,又摆落汉魏,宪章殷周,虽湘川曲学,亦有心放典谟。及安国立例,乃邓氏之规焉。
又曰:传记为式,编年经事,文非泛论,按实而书。岁远则周曲难密,事积则起讫易疏,斯固总合之为难也。或有同归一事,数人分功,两记则失於复重,偏举则病於不周,此又铨配之易也。故张衡摘史、班之舛滥,傅玄讥《后汉》之尤烦,皆此类也。若夫追述远代,代远多伪,公羊皋云:"传闻异词。"荀悦称:"录远略近。"盖文疑则阙,贵信史也。然俗皆爱奇,莫顾理实,传闻而欲伟其事,录远而欲详其迹,於是弃同即异,穿凿傍说,旧史所无,我书则博,此讹滥之本源,而述远之巨蠹也。至於记编同时,时同多诡,虽定、哀徵词,而世情利害。勋荣之家,虽庸夫而尽饰;屯贬之士,虽令德而蚩理;吹霜煦露,寒暑笔端,此又同时之枉论,可为叹息者也。故述远则诬矫如彼,略近则回邪如此,析理居正,惟懿素乎。
《谈薮》曰:后魏太保清河崔光,乐陵太守旷之孙,长广太守灵延之子。光博学有史才,本名孝伯,字长仁,高祖赐名焉。除著作郎,撰国史,迁黄门侍郎,为高祖所重。帝曰:"孝伯之才,浑浑如黄河东注,今之文宗也。"及魏收为史,改"浑浑"为"浩浩"。光有大度,喜愠不形於色,有毁之者必善言以报之,虽见诬谤,终不自申曲直。士君子以此称之。光修国史,弟敬友子鸿复撰《十六国春秋》,一门二史,当代为荣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六百五 ◎文部二十一
○笔
《说文》曰:楚谓聿,吴谓之不律,燕谓之弗,秦谓之笔。
《释名》:笔,述也;述而书之。
《博物志》曰:蒙恬造笔。
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牛亨问曰:"古有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也,世称蒙恬造笔,何也?"答曰:"自蒙恬始作秦笔耳。以柘木为管,以鹿毛为柱,羊毛为皮,所谓鹿毫竹管也,非谓古笔也。"又问曰:"笔有彤管,何也?"答曰:"彤,赤漆耳。使史官载笔,故是赤管,言以赤心事也。"
《毛诗·柏舟·静女》曰: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(古者,后、夫人有女史彤管之法。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,女史书其日月,授之环以进退也。笺云:彤管,赤笔也。)彤管有炜,悦怿女美。
《曲礼》曰:史载笔、士载言也。
《汉书》曰:张安世持橐簪笔,(橐,挈橐也。近臣负橐簪笔,从备顾问,或有所记。)事孝武帝数十年,见谓忠谨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班超字仲升,家贫,为官佣写书。尝辍书投笔,叹曰:"大丈夫当效傅介子、张骞,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乎?"
《吴志》曰:曹公闻孙权以荆州资刘备,大惧,方作书,不觉落笔於地。
《齐书》曰:江淹尝宿於冶亭,梦一丈夫自称郭璞,谓淹曰:"吾有笔,在卿处多年,可以见还。"淹乃探怀中,得五色笔一以授之。尔后为诗,绝无美句,时人谓之才尽。
《梁书》曰:纪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,云:"我以此笔犹可用,卿自择其善者",其文因此遒进。
又曰:郑灼家贫,好学,抄义疏以日继夜。笔毫尽,每削用之。
《隋书》曰:高祖复郑译官爵,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。高颎戏谓曰:"笔乾。"译答曰:"出为方岳,杖策言归,不得一钱,何以润笔。"
又曰:刘行本累迁掌朝下大夫。周代故事,天子临轩,掌朝典笔砚,持至御坐,则承御大夫取以进之。及行本为掌朝,将进笔於帝,承御复欲取之,行本抗声谓承御曰:"笔不可得。"帝惊视问之,行本言於帝曰:"臣闻设官分职,各有司存。臣既不得佩承御刀,承御亦焉得取臣笔。"帝曰:"然。"因令二司各行所职。
《国朝传记》曰:虞监草行本师於释智永。智永常楼上学业,成方下,其弃笔头至盈瓮。
《唐书》曰:柳公权为司封员外郎,穆宗政僻,尝问公权:"笔何尽善?"对曰:"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。"上改容,知其笔谏也。
《五代史·周史》曰:和凝年十七,举明经,至京师。忽梦人以五色笔一束以与之,谓曰:"子才可以举进士。"自是才思敏赡,十九登进士第。
又曰:马裔孙初为河中从事,因事赴阙,宿于逻店。其地有上逻神祠,夜梦神见召,待以优礼,手授以笔,一大一小。觉而异焉。及为翰林学士,旋知贡举。私自谓曰:"此二笔之应也。"洎入中书,吏奉二笔,熟视大小,如昔时中梦所授者。
《汉官仪》曰: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,篆题曰:"北宫二作。"
《西京杂记》曰:汉制,天子笔以错宝为跗,毛皆秋兔之毫。官师路扈为之,又以杂宝为匣,厕以玉璧翠羽,皆直百金。
扬子《法言》曰:槌提仁义,绝灭礼学,吾无取焉。五帝者,三王之笔舌。宁有书不用笔,言不由舌耶?刀不利,笔不銛,宜加砥削之。
《论衡》曰:知能之人须三寸之舌,一尺之笔,然后能自通。
《神仙传》曰:李仲甫,颍川人。汉桓帝时,卖笔辽东市,一笔三钱;如无钱,亦与笔。
《魏末传》曰:司马宣王欲诛曹爽,呼何晏作奏,曰:"宜上君名。"晏失笔于地。
《世说》曰:王东亭尝梦有人与大笔,其管如椽。既觉,说人云:"当有大手笔事。"不日,烈宗晏驾,哀策谥议并王所作也。
《傅子》曰:汉末,一笔之匣,雕以黄金,饰以和璧,缀以隋珠,文以翡翠。此笔非文犀之桢,必象齿之管,丰狐之柱,秋兔之翰。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,践雕玉之履矣。
王羲之《笔经》曰:汉时诸郡献兔毫,出鸿都,惟有赵国毫中用。时人咸言:兔毫无优劣,管曙裥巧拙。
又曰: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,录之多年。斯亦可爱玩。讵以金宝雕琢然为贵也。
又曰: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,丽饰则有之。然笔须轻便,重则踬矣。
《笔墨法》曰:作笔当以铁梳梳兔豪毛及羊青毛,去其秽毛,使不髯茹。羊青为心,名曰"笔柱",或曰"墨池"。
《东宫旧事》曰:皇太子初拜,给漆笔四枚,铜博山笔床副。
《搜神记》曰:王祐病,有鬼至其家,留赤笔十馀枝在荐下,曰:"可使人簪之,出入辟恶。"凡举事者皆无恙。
《荆楚岁时记》曰:陆士衡云:"魏武帝刘婕妤以七月七日祈璃琉笔。"
《岭表录异》曰:番禺地无狐兔,多用鹿毛、野狸毛为笔。又昭富、春勒等州则择鸡毛为笔,其用也,亦与兔毫无异。
又曰:岭南无兔,尝有郡牧得其皮,使工人削笔者,醉失之,大惧,因剪鬓须为笔,笔甚善。更使为之,工者辞焉。诘其由,以实对。遂下令,使一户输人须,或不能致,辄责其直。
○墨
《释名》曰:墨,晦也。言以物晦黑也。
《汉书·王莽传》曰:汉兵起,莽以墨污渭陵、延陵周垣。
《东观汉纪》曰:和熹邓后即位,万国贡献悉禁绝,惟岁供纸墨而已。
范子《计然》曰:墨出三辅,上价石百六十,中三十,下十。
韦仲将《笔墨方》曰:合墨法:好醇烟捣讫,以绢细蓰于缸中,蓰去草芥,若细沙,以细绢蓰尘埃。此物至轻微,不宜露蓰,虑失飞去,不可不慎。墨一斤,以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。梣,江南樊鸡木皮也。其皮入水绿色,解胶,又益墨色,可下鸡子白去黄五枚,亦以真朱一两、麝香一两,皆别治细蓰,都合调下铁臼中,宁刚不宜泽,捣三万杵,杵多益善。合墨不得过二月、九月,温时败臭,寒则难乾,湩溶见风日,碎破。重不得过二两。
蔡质《汉官》曰: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渝糜大墨一枚,小墨一枚。
《东宫旧事》曰:皇太子初拜,给香墨四丸。
《修复山陵故事》曰:玄宫物有墨五丸。
《神仙传》曰:汉桓帝征仙人王远,远乃题宫门四百馀字,皆说方来。帝恶之,削之,外字去内字复见,墨入材里。
葛龚《与梁相书》曰:复惠善墨,下士所无,摧骸体骨,碎肝胆,不足明报。
曹植《乐府诗》曰:墨出青松烟,笔出狡兔翰,古人感鸟迹,文罪裥改刊。
葛洪《神仙传》曰:班孟,不知何许人也。舒纸于前,嚼墨一喷,皆成字,竟纸,各有意义。
赵壹《非草书》曰:后世慕崔杜张子,专欲草书为务,十日一笔,月数丸墨,领袖如皂,唇齿常墨,屈指画地,爪折<角思>出,亦效颦之增丑也。
陆云《与兄机书》曰:一日上三台,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,云烧此消复可用,然不知兄颇见之不?今送二螺。
郑氏《婚礼谒文赞》曰:九子之墨,藏于松烟。
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筑阳县有墨山,山石悉如墨。
顾微《广州记》曰:怀化郡掘堑,得石墨甚多,精好可写书。
戴延之《西征记》曰:石墨山北五十里,山多墨,可以书。
《寻阳记》曰:庐山有石墨可书。
《灾祥集》曰:天雨墨,君臣无道,谗人进。
李尤《研墨铭》曰:书契既造,研墨乃陈,烟石相附,笔疏以申。
顾野王《舆地志》曰:汉时,王朗为会稽太守,子肃随在郡。住东斋中,夜有女从地出,称越王女,与肃语。晓别,赠一丸墨,肃方注《周易》,因此便觉,才思开悟。
○砚
《释名》曰:砚,研也,研墨使和濡也。
《晋书》怀帝陷于平阳。刘聪引帝入宴,谓帝曰:"卿为豫章王时,朕与王武子俱造卿。武子称朕于卿,卿言闻名久矣。卿以所作乐府文示朕,曰:'闻君善词赋,试为看也。'朕与武子俱为《盛德颂》,卿称善者久之。又引朕射于皇堂,朕得十二筹,卿与武子俱得九筹。卿又赠朕柘弓、银砚,卿颇忆否?"帝曰:"安敢忘之?恨尔日不得早识龙颜。"
《唐书》曰:柳公权常宝惜墨砚图画,自扃鐍之,常评砚:以青州石末为第一,言墨易冷,绛州黑砚次之。
《太公金匮》曰:研之书曰:石墨相著,邪心谗言,无得污白。
伍缉之《从征记》曰: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,作甚古朴,盖孔子平生时物也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天子以玉为砚,取其不冻。
《拾遗记》曰:张华撰《博物志》奏武帝,帝赐青铁砚。铁是于阗国所献,铸以为砚。
魏武帝《上杂物疏》曰:御物有纯银参带台砚一枚,钝银参带员砚大小各一枚。
《陈留志》曰:范乔年二岁,祖父馨卒,临终抚其首曰:"恨不见汝成人,以吾所用砚与之。"至五岁,祖母以此言告乔,便执砚啼哭。
《东宫旧事》曰:皇太子初拜,给漆石砚一枚。
崔寔《四民月令》曰:正月砚冻释,令童幼入小学学篇章;十一月砚冻,命童幼读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
《世语》曰:曹爽与明帝少同砚书。
晋傅玄《砚赋》采阴山之潜璞,简众材之修宜,节方员以定形,锻金铁而为池,设上下之剖判,配法象乎二仪,木贵其能软,石美其润坚,加采漆之胶固,含冲德之清玄。
《永嘉中记》曰:砚溪一源中多石砚。
刘澄之《宋永初山川古今记》曰:兴平石穴深二百许,大石青色,堪为砚。
○纸
《释名》曰:纸,砥也,平滑如砥石也。
服虔《通俗文》曰:方絮曰纸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黄门蔡伦,典作尚方,作纸,所谓蔡侯纸也。
《董巴记》曰:东京有蔡侯纸,即伦也。用故麻名麻纸,木皮名穀纸,用故鱼网作纸名网纸也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魏太和六年,博士河间张揖上《古今字诂》,其巾部:"纸,今也,其字从巾。古之素帛依旧,长短随事,截绢枚数重沓,即名幡。纸字从系,此形声也。后和帝元兴中,中常侍蔡伦以故布捣剉作纸,故字从巾。是其声虽同,系、巾为殊,不得言古纸为今纸。"
崔鸿《前燕录》曰:慕容俊三年,广义将军岷山公黄纸上表,俊曰:"吾名号未异于前,何宜便?尔自今但可白纸称疏。"
沈约《宋书》曰:张永善隶书,语裥巧思,纸及墨皆自营造。上每得永表启,辄执玩咨嗟,自叹供御者不之及也。
《唐书》曰:杜暹为婺州参军,秩满将归,州吏以纸万馀张赠之,暹惟受一百。时人叹曰:"昔清吏受一大钱,复何异也!"
《语林》曰:王右军为会稽谢公乞笺纸,库中惟有九万枚,悉与之。桓帝云:"逸少不节。"
《拾遗记》曰:张华献《博物志》,赐侧理纸万番,南越所献也。汉人言陟貍与侧理相乱,南人以海苔为纸,其理纵横褒侧,因以为名。
《世说》曰:戴安道就范宣学所为。范宣读书,亦读书;范宣抄纸,亦抄纸。
《桓玄伪事》曰:古无纸,故用简,非主于敬也。今诸用简者,皆以黄纸代之。
又曰:玄令平准作青赤缥绿桃花纸,使总精令速作之。
石虎《邺中记》曰:石虎诏书以五色纸着凤雏口中。
范宁教曰:土纸不可以作文书,皆令用藤角纸。
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枣阳县一百许步蔡伦宅,其中具存。其傍有池,即名蔡子池。伦,汉顺帝时人,始以鱼网造纸。县人今犹多能作纸,盖伦之遗业也。
《异苑》曰:张仲舒在广陵,晨夕辄见门侧有赤气。后空中忽雨绛罗于其庭,周广七八分,长五六寸,皆笺纸继之,广长亦与罗等,纷纷甚快。经宿,仲舒暴疾死。
孙放《西寺铭》曰:长沙西寺,层构倾颓,谋欲建立。其日有童子持纸花插地,故寺东西相去十馀丈,于是建刹正当花处。
傅咸《纸赋》曰:既作契以代绳,又造纸以当策。
刘孝威《谢官纸启》曰:虽复邺殿,凤衔汉朝鱼网。平准桃花,中宫穀树,固以惭兹靡滑,谢此鲜华。
《东宫旧事》曰:皇太子初拜,给赤纸、缥红麻纸、敕纸,法各一百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六百六 ◎文部二十二
○简
《说文》曰:简,牒也。
《释名》曰:简,书编也,言间也。
《尔雅》曰:简谓之毕。(郭璞曰:今简札也。)
《毛诗·鹿鸣》曰:,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。
张璠《汉记》曰:吴祐父恢为南海太守,欲以杀青写书。祐年十二,谏曰:"海滨多珍玩,此书若成,载必盈两。昔马援以薏苡兴谤,王阳以书橐徼名,疑惑之戒,先贤所慎。"恢大喜。
范晔《后汉书》曰: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,张宗诣禹自归。禹闻宗多权谋,乃表为偏将军。禹军到栒邑,赤眉大众且至。禹以栒邑不足守,欲引师进就坚城,而众人多畏贼追,惮为后拒。禹乃书诸将名於竹简,署其前后,乱著笥中,令各探之。宗独不肯探,曰:"死生有命,宗肯辞难就逸乎?"禹叹息。宗曰:"禹闻一卒毕力,百人不当;万夫致死,可以横行。宗今拥兵数千,以承大威,何遽其必败乎!"
《魏略》曰:宣王讨王陵,陵面缚迎,遥谓太傅曰:"卿直以折简召我,我当不至耶?而引军来乎!"太傅曰:"以卿非肯逐折简者也。"
《濑乡记》曰:老子母碑曰:老子把持仙录,玉简金字,编以白银,纪善缀恶。
《楚国先贤传》曰: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,晨夜诵习。
《刘向别传》曰:孙子书以杀青,简编以缥丝绳。
《文士苑》曰:人有嵩山下得竹简一版,上有两行科斗之书,中外传示,莫能知。张华以问束晳,晳曰:"此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。"验校果然。
《风俗通》曰:刘向《别录》:杀青者,宜治竹作简书之耳。新竹有汁,善折蠹,凡作简者,皆於火上炙乾之,陈楚间谓之"汗"。汗者,去其汁也。
《吴越》曰:杀亦治也。刘向事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馀年,皆先书竹,改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。由是言之,"杀青"者竹斯为明矣。
《神仙传》曰:阴长生裂黄丧写丹经,一通封以文石之函,著嵩高山;一通黄栌简染之书,封以青玉之函,著华山;一通黄金之简,刻而书之,封以白银之函,著蜀绥山。
○策
《广雅》曰:策谓之简。
《释名》曰:策,书教令於上,所以驱策诸夏也。汉制,约敕封侯曰策。策,赜也,敕使整颐不犯法也。
《史记》曰:百名以上则书於策。
《春秋序》曰:大事书之於策,小事简牍而已。
《后汉书》曰:何敞父比干字少卿,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,平活数千人。后为丹阳都尉,狱无冤囚。征和三年三月辛亥,天大阴雨,比干在家,日中梦车骑满门,觉而语妻。语未竟,而门有老妪求寄避雨,雨甚而衣不沾。雨止,送至门,谓比干曰:"公有阴德,天赐君以策,以广公之子孙。"因出怀中符策,状如简,长九寸,凡九百九十枚,以授比干曰:"子孙佩印绶者如此数。"比干年五十八,有六男,又生三子,本始元年自汝阴徙平陵,代为名族。
《吴历》曰:孙皓时,吴郡民掘地得物似银,长一尺三寸,刻画,有年月字,因改年为"天策"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中,房玄龄议封禅仪,玉策四枚,各长一尺三寸,广一寸五分,厚五分,每策五简,俱以金编。其一奠太祖,一奠地祗,一奠高祖。
《穆天子传》曰:癸巳,至於群玉之山,阿平无险,(言边无险阻也。)四彻中绳,(言皆平直。)先王之谓策府。(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策之府。)
《家语》曰:哀公问政於孔子,孔子曰:"文武之政,布於方策"。
○牍
《说文》曰:牍谓书板也。
《释名》曰:牍,睦也。身执之以进见,所以为恭睦也。
《史记》曰:文帝遗单于尺一寸牍,单于以尺二寸牍答。
又曰:东方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,仅能胜之。人主使从上方读之,止,辄记其处,读之二月乃尽。诏拜以为郎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时天下垦田多不实,诏捡覆核,百姓嗟怨。诸郡遣使,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,视之,云:"颍川、弘农可问,河阳、南阳不可问。"上得之,怒。时东海公年十二,在幄后言曰:"吏受郡敕,欲以垦田相方耳。"帝曰:"即如此,何故言河阳、南阳不可问?"对曰:"河南帝城,多近臣;南阳帝乡,多近亲。田宅逾制,不可为准。"帝令虎贲诘问吏,吏首服。遣谒者栲实,具知奸状。
《梦书》曰:牍札为荐举,梦得牍札,欲荐举也。
《韩诗》曰:赵简子太子名伯鲁,小子名无恤。简子自为二牍,亲自表之,书曰:"节用听聪,敬贤勿慢,使能勿贱。"与二子,使恒诵之。居三年,简子坐青台之上,问二子书所在。伯鲁亡其表,令诵,不能得。无恤出其书於左袂,令诵,习焉。乃黜伯鲁而嘉无恤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赵简子有臣周舍,立於门下三日三夜。简子问其故,对曰:"臣为君谔谔之臣,秉笔操牍从君之后,伺君过而书之。"
○札
刘熙《释名》曰:札,栉也,编之如栉齿相比也。
《晋令》曰:郡国诸户口黄籍,籍皆用一尺二寸札,已在官役者载名。
《汉书》曰:司马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,曰:"有使来求,奏之。"其遗札书,言封禅事。
又曰:谷永字子云,便於笔札。故时人云:"子云之笔札,娄君卿之唇舌。"
《后汉书》曰:樊崇等西攻更始,百万之众而无称号;欲立帝,求军中景王后者得行七十馀人,惟盆子与茂及前西安侯为最。崇等议曰:"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。"乃书札为符曰"上将军"。又以两空札置笥中,(札,简也。笥,箧也。)遂於郑北设坛场,祠城阳景王,诸三老从事皆大会陛下,列盆子三人居中立,以年次探札。盆子最幼,后探得符,诸将乃皆称臣。
《续汉书》曰:贾逵字景伯。时有神雀入宫,章帝敕兰台给笔札,使逵作《神雀颂》。
晋张华有文雅之才,晋仪礼厘革制度,敕有司给笔札,多有损益。
《晋阳秋》曰:梁国张惲字义元。为郡吏。入,值太守围棋,投札於地,惲曰:"知府君患风,取以支户。"太守辍棋令坐。
《汉武故事》曰:上崩后,有一人骑马,马异於常马,持一尺札赐将作大匠丞文,曰:"汝绩克成,赐汝金十斤。"因忽不见,札变为金,称之重十斤。
《抱朴子》曰:魏武帝以左慈为妖妄,欲杀之。使人收之。慈故欲见而不去。欲拷之,而狱中有七慈,形状如一,不知何者为真。以白武帝,帝使人尽将杀之。须臾,七慈尽化为札,而一慈径出,走赴群羊。
诗云:有客从南来,贻我一书札;上叙长相思,下言久离别。
○牒
《说文》曰:牒,札也。
《文心雕龙》曰:牒者,叶也,如叶在枝也。短简为牒。议事未定,故短牒谘谋。牒之尤密谓之签。
《左传·昭六年》曰:赵简子令诸侯大夫输王粟。宋乐大心曰:"我不输粟,我於王为客。"(二王后为宾客。)晋士伯曰:"自践土以来,宋何役不会?而何盟不同王室?子焉避之?"右师不敢对,受牒而退。(右师,乐大心也。)
《汉书》曰:路温舒字长君,钜鹿东野人。父为里监门,使温舒牧羊,取泽中蒲,截为牍编,用写书。
○板
《释名》曰:板,昄昄平广也。(昄,半旱切。)
《春秋演孔图》曰:孔子曰:"丘作《春秋》,天授《演孔图》,中有大玉刻一版曰"珽玑",一低一昂,是七期验败毁灭之征也。"
《蜀志》曰:谯周劝刘禅降。后元熙二年夏,巴郡文立从洛还,过见周。周语次,因书板示立曰:"典午忽兮,月酉没兮。"典午者,谓司马也;月酉,八月也。至八月,而司马昭果崩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惠帝时谣曰:"二月尽,三月初,桑生裴雷柳叶舒,荆笔杨板行诏书,宫中大司马作几驴。"而杨骏、荆王反。
《幽明录》:王大度镇广陵,忽见二驺持鹄头板来召之。王大惊,问驺:"我作何官?"云:"尊作平北将军,徐、兖二州刺史。"王曰:"吾已作此官,何故复召耶?"鬼云:"此人间耳,且今所作是天上官也。"王大惧,亦寻见迎官玄衣人及鹊衣小吏甚多,王寻疾薨。
《桂阳先贤画赞》曰:胡滕部南阳从事,遇大驾南巡,求索总猥。滕表曰:"天子无外,乘兴所幸,便为京师。臣请荆州刺史比司隶,臣比都官从事。"帝奇其才,悉许。大将军西曹椽亡马,召滕,因作都官鹄头板召百官,敬服。
《相板经》曰:板有芒角,形势上狭下广,右薄左厚。光采流泽,文色调达,木理通直,皆为吉;反是凶。板细理轻蹙,其人性简达;周正,其人宽博。板有横节为病,在面内丧,在背外丧。板有蝎穿及节对过,其人凶。板中字皆令笔迹调利有形势,罪覃当右行,空中不用对,对则多牵制。又上官多憎之,官罪覃令故官字小新官字大,有波势,墨色分明,板形平通,无绝伤刀迹,是元吉;官字无形势,点染不分明,皆免官或不到官;官字小;它字墨散入材理中,必入狱死。板色欲类其姓,角家板色青为吉,赤不宜子;白不利官属,黑不利父母,黄不利妻财。凡赍板来者,其人姓名善为喜祥,不善则否也。相板时,要以手持板之,若手近板后,则板前低而落,此则左迁,板有病累,皆可治改。治之用庚、申、寅日。庚,更也;申,伸也;寅,引也;言更引吉祥也。
○刺
《释名》曰:画姓字於奏上曰画刺。作再拜起居字皆达其体,使书尽边,徐引笔书之如画者也。下官刺,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也。语裥爵里刺,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。
《典略》曰:王符字节信,安定人。感激著书,名曰《潜夫论》。故度辽将军皇甫规去官归安定,或有人前以货买雁门太守者,亦去官归。画刺规,规卧不迎,使人呼入。既坐,问"啖雁美乎",又以其刺刮髀。有顷,闻王节信在外,规乃惊起,衣不及带,倒履而出,援其手而还,与同席坐,大设宾,日暮别去。人或叹曰:"何有二千石之贱,不如诸生之贵乃如此耶!"
《魏名臣奏》曰:黄门侍郎荀俣奏曰:今吏初除,有三通爵里刺,条疏行状。
《夏侯荣传》曰:荣罪褡权,渊第五子。幼聪明,经目辄识。文帝闻而请焉。宾客百馀人一奏刺,悉书其乡邑、姓名,世所谓爵里刺,示之一过而使之遍谈,不谬一人,帝奇之。
《长沙耆旧传》曰:夏侯叔仁氏族单微,丁母忧,居丧过礼。同郡徐元休弱冠知名,闻而吊焉。旬日之中,积刺盈案。
《吴录》曰:孟宗为豫章太守,谓仓掾曰:"君昔负太守一刺,宁识之否?"掾曰:"不识。"宗曰:"吾昔家贫,亲老为官赁运,以刺诣君,感见发遣,何乃久屈耶?"
《杂事》曰:高彪字义方,吴郡人。志尚甚高,游太学,博览经史,善属文。尝诣大儒马融,辞不见。彪覆刺,背书曰:"伏闻高问,为日久矣。冀一见龙光,叙腹心之愿,以启其蔽,不图辞之以疾。昔周公父文王,兄武王,九命作相,以尹华夏,犹握沐吐食,以接白屋之士,天下归德。历载邈矣,今君不能相见,宜哉!"融省大愧,遣人辞谢追请,径去不肯还。
《郭林宗别传》曰:林宗名益显,士争归之,载刺常盈车。
《祢衡别传》曰:衡初游许下,乃怀一刺。既到而无所之适,至於刺字漫灭。
《幽明录》曰:一士人姓王,坐斋中,有一人通刺诣之,题刺云"舒甄仲"。既去,疑非人。寻刺曰:"是予舍西土瓦中人。"令掘,果於瓦器中得一铜人,长尺馀。
○函
《吴志》曰:张温字惠恕。使蜀,谓先主曰:"谨奉所赍函书封。"
《晋安帝纪》曰:朱龄石伐蜀,太尉与龄石书,署函曰:"至白帝乃发。"书曰:"众悉从外水取成都,臧焘於中水出广汉,使羸弱乘高舰十馀,由内水向黄虎。"
《傅子》曰:太祖征刘晔,授以腹心之任,每有疑事,辄以函令问晔,乃一夜数十至。
○袠
《说文》曰:袠,书衣也。
《晋中经簿》曰:盛书有缣袠、青缣袠、布袠、绢袠。
《后汉书》曰:杨春卿临命戒子统曰:"吾绨袠中(《说文》曰:綈,厚缯也。绨音提。)有先祖所传秘记,为汉家用,尔其修之。"统感父遗言,服阕辞家,从犍为周循学习先法,又就同郡郑伯山受《河》《洛》书,及天文推步之术。
《益部耆旧传》曰:广汉王棠妻文拯。其前妻子博学好写书,拯尝为手自作袠,常过其意。
宋谢灵运《书袟铭》曰:怀幽卷颐,戢妙抱密,用舍以道,舒卷不失,亮惟勤玩,无或暇逸。
梁昭明太子《咏书帙》诗曰:擢影兔园池,抽茎淇水侧,幸杂缃囊用,聊因班女织。
○椠
《说文》曰:椠,牍牒也。
《释名》曰:椠,板长三尺者也。椠,渐也,言渐渐然长也。
《论衡》曰:断木为椠。
扬雄《答刘歆书》曰:以铅擿松椠,二十七年矣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扬子云好事,尝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
○扌扈
《后汉书》杜笃《书扌扈赋》曰:惟书扌扈之丽容,象君子之淑德;载方矩而履规,加文藻之修饰;能屈伸以和礼,惟高下而消息;虽转旋而屈挠,时倾邪而返侧;抱六艺而卷舒,敷五经之典式。
○封泥书
《春秋说》曰:龙图赤玉匣,封泥如黄珠。
又曰:黄龙五采,负图,黄玉匣,黄金绳缕,黄芝泥。
王子年《拾遗记》曰:元封元年,浮折国贡兰金之泥。此金汤渊,盛夏之时水常沸涌,有若汤火,飞鸟不能过。国人行者见水边有人治此金为器,混混若泥,如紫磨之色;百炼,其色变白如银,名曰"银烛"。尝以此泥封诸函匣,令诸宫门鬼魅不敢干当。汉世上将出征多以泥为印封,卫青、张骞、苏武、傅介子之使,皆受金泥之玺封也。
《续汉书》曰:光武封禅,乃求元封封禅事。奏用玉牒、玉检,以水银和金为泥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邓训尝将黎阳营兵屯狐奴,后迁护乌桓校尉。黎阳故吏最贫羸者,举国念训,尝所服药北州少乏,又知训好青泥封书,从黎阳步推鹿车於洛阳市药,还过赵国易阳,并载青泥一襆,至上谷遗训。其得人心如是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汉以武都紫泥为玺室,加绿涕其上。
○水滴器
《西京杂记》云:晋灵公冢甚瑰壮,器物皆朽不可别,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,腹空容五合,如新玉。取以成水滴砚。
傅玄《水龟铭》曰:铸兹灵龟,体象自然;含源未出,有似清泉;润彼玄墨,染此弱翰;申情写意,经纬群言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六百七 ◎学部一
○叙学
《易·文言》曰: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。
《白虎通》曰:学以言觉也,觉悟所不知也。
《论语·为政》云:子曰:"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"
又曰:卫灵公曰:"君子谋道,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;学也,禄在其中。"
又曰: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
《礼记·学记》曰:君子之于学也;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
又曰:善问者如攻坚木,先其易者,后其节目。
又曰:学,不学操缦,(操缦,杂弄。)不能安弦;不学博依,不能安诗。(博依文譬喻也。)
又曰:善学者,师逸而功倍,又从而庸之;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
又曰: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
又曰:善待问者如撞锺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。
又曰: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知道,是故古之王者,教学为先也。
《国语》曰:文公问元帅於赵衰,曰:"郗縠可,行年五十矣,守学弥惇。夫学,先王之法,义之府也。"
又曰:范献子聘於鲁,问具、敖山,鲁人以乡对。献子曰:"不为具、敖乎?"对曰:"先君献武之讳也。"献子归,遍戒所知曰:"人不可以不学。吾适鲁而名其二讳,为笑焉。惟不学也。人之有学,犹木之有枝叶,犹庇荫人,而况君子乎?"
《家语》曰:子路见孔子。孔子问曰:"何好?"曰:"好长剑。"子曰:"以子之能加之以学,岂可及乎!"子路曰:"学岂有益哉?"子曰:"狂马不释策,(御狂马者,不得释箠策也。)操弓不反檠。(弓不反檠,然后可持。)木受绳则正,人受谏则圣。受学重问,孰不顺成?"子路曰:"南山有竹,不揉自直,斩而用之,达於犀革,何学之为?"孔子曰:"括而羽之,镞而砺之,其入不益深乎?"子路拜曰:"敬受命。"
又曰:孔子谓伯鱼曰:"吾闻可以与人而不倦者,其惟学焉。其容体不足观也,其勇力不足惮也,其先祖不足称也,其族姓不足道也,然而以显闻四方,流声后世者,非学之效夫?远而有光者,饰也;近而愈明者,学也。譬之池也,水潦注焉,雚苇生焉,虽观之,孰知其不源乎!"(源,众流也。言益者虽从外入,及其用之,谁知其非从已出也。)
又曰:孔子兄子孔蔑者,与宓子贱皆仕。孔子问孔蔑曰:"女之仕,何得何亡?"对曰:"所亡者三:王事若聋,(若聋,宜为聋相因聋之也。)学焉得习,是学不得明也;奉禄少,饘粥不及亲戚,是骨肉益疏也;公事多急,不得吊死问疾,是朋友道阙也。"孔子不悦。往过子贱而问之,对曰:"自来仕,所得者三:始诵之,今得行之,是学益明也;奉禄被亲戚,是骨肉益亲也;虽有公事,兼之以吊死问疾,是朋友信笃也。"孔子曰:"君子哉,若人!鲁无君子,斯焉取斯!"
《大戴礼》曰:学不可以已矣。青,取之於蓝而青於蓝;冰,水为之而寒於水。木直中绳,其曲中规,揉使之然也。是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,不临深渊,不知地之厚,不闻先王之道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孔子曰:"吾终日思之,不如须臾之所学。"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升高之博见也。升高而招,臂非加长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而闻者速。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;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川,蛟龙生焉。是故不积跬步,无以致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《庄子》曰:人而不学谓之视肉,学而不行命之撮囊。(撮系者也。)
又曰:叔文相莒三年,归,其母自绩,谓母曰:"文相莒三年,有马千驷,今母犹绩,文之所得事皆将弃之已。"母曰:"吾闻君子不学诗书射御,必有博塞之心;小人不好田作,必有窃盗之心;妇人不好纺绩织纴,必有淫泆之行。好学为福也,犹飞鸟之有羽翼也。"
又曰:鲁有兀者叔山无趾,踵见仲尼。仲尼曰:"子不谨,前既犯若是矣,虽今来,何及矣?"无趾曰:"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生,是以亡足。今吾来也,犹有足尊者存焉。吾是以务全之也。"无趾出,孔子曰:"弟子勉之。无趾,兀者也,犹务学以复补其前行之恶,况全德之人乎?"
《韩子》曰:如脂粉,则嫫母进御;家不洁,则西施弃野。学之为脂粉亦厚矣。
又《桓范世要》云:学者,人之脂粉也。
又曰:夫耕之用力也劳,而民为之者,可得而富之也。战之为事也危,而民为之者,可得以贵也。今修文学习谈论,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,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,则人孰不为也?
《管子》曰:明主不厌人,故能成其众;士不厌其学,故能成其身也。
《曾子》曰:君子爱人以学,及时而行,难者弗避,易者弗从。年四十无艺,则无艺矣;五十不以善闻,则无闻矣。
《墨子》曰:墨子谓门人曰:"汝何不学?"对曰:"吾族无学者。"墨子曰:"不然。岂有好美者而曰吾族无此,不欲耶;富贵者而曰吾族无此,不用也。"
《新序》曰:齐王问墨子曰:"古之学者何如?"对曰:"古之学得一善言以附其身,今之学得一善言务以说人也。"
《尸子》曰:未有不因学而鉴道,不假学而光身者也。
又曰:今人皆知砥砺其剑,而弗知砥砺其身。夫学,身之砥砺也。
又曰:水积则生吞舟之鱼,土积则生楩楠豫樟,学积亦有生焉。
《慎子》曰:孔子曰:"丘少而好学,晚而闻道。此以博矣。"
《孙卿子》曰: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
又曰:君子之学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支,形乎动静;小人之学,出乎口,入乎耳。口耳之间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?
又曰:不学不成。尧学於君畴,舜学於务成昭,禹学於西王国。
《文子》曰:上学以神听,中学以心听,下学以耳听。耳听者学在皮肤,心听者学在肌肉,神听者学在骨髓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善学者若齐王善鸡,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。(跖,鸡踵也。喻学者如食多而后方足也。)学不辨义,如被褐而出,锦衣而入。(被褐在外,衣锦在内,故不可也。)戎人生乎戎而戎言,楚人生乎楚而楚言,不知其所受也。今使戎人长呼楚,楚人长呼戎,则楚人戎言,戎人楚言也。
又曰:圣人生於疾学,而能为魁士名人者,未之闻也。
又曰:善学者,假人道之长以补其短,故假而又假,遂有天下。
《苏子》曰:不食八珍,何以知味之奇?不为文学,何以知世之资?
《孔丛子》曰:人之进退,惟问其志取,必以渐勤则得多。山溜至软,石为之穿;蝎虫至弱,木为之弊。夫溜非石之凿,蝎非木之凿,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,非积渐之致乎?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。
《说苑》曰:晋平公问师旷曰:"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"对曰:"暮,何不炳烛乎?臣闻少而学者,如日出之阳;壮而学者,如日中之光;老而学者,如炳烛之明。炳烛之明,孰与夜行?"公曰:"善哉。"
又曰:子贡谓子石曰:"汝不学诗?"子石曰:"父母求吾孝,兄弟求吾悌,朋友求吾信,吾暇乎哉?"子贡曰:"请捐吾诗以学诗於子。"
又曰:公明宣学於曾子,三年不学书。曾子曰:"汝居参门三年不学,何也?"对曰:"安敢不学乎?"见夫子居家庭,亲在,叱咤之声未至於犬马,宣说之。见夫子应宾客,恭俭而不懈,宣说之。见夫子居朝廷,严临下而不毁伤,宣说之。此三者,学之而未能。安敢不学乎?"曾子避席谢之曰:"参不及,宣其学也。"
《贾谊书》曰:汤曰:"学圣王之道,譬其如日;静居而独思,譬其若火。"夫舍圣王之道而静居,而独思,譬其去日之明於庭,而就火之光於室也。
《淮南子》曰:夫明镜之始不形也,朦然未见形容也。及其杚以玄锡,摩以砥旃,鬓眉微毛可得而察也。夫学亦人之砥砺也。
又曰:夫心闇於道而强学不已者,譬聋者之歌,无以自乐。
又曰:人莫不知学之有益於己也,然而不能者,嬉戏害之也。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。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,则识必博矣。故不学之与学,犹喑聋之比於人也。
《法言》曰:学者,所以修性也。视、听、言、貌、思,性所有也,学则正,否则邪。
又曰:学者,所以求为君子也。求而不得者,有矣;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。
又曰:大人之学,为道;小人之学,为利。子为道乎?为利乎?或曰:"耕不获,猎不飨,耕猎乎?"耕道而得道,猎德而得德,是获飨也。
又曰:百川学海而归於海,丘陵学山而不至乎山,是故恶夫画者也。
《抱朴子》曰:人知药理病,不知学理身。
又曰:夫学者,所以澄清性理,簸扬埃秽,启导聪明,饰染质素,察往知来,博涉劝戒,仰观俯察,於是乎在。虽云色白,匪染不丽;虽云味甘,匪和弗美。故瑶华不琢,则耀夜之景不发;丹青不治,则纯钅句之劲不就。故质虽在我,而成之由彼。登阆风,扪辰极,然后知井谷之闭隘;披七经,玩百氏,然后觉面墙之至困。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,而宿瘤以饰丑;经术深则高才者洞逸,而鲁钝者醒悟。文梓干云,而不可名之为台榭者,未知班输之结构也;天然爽朗,而不可谓之为君子者,未知大伦之臧否也。
《盐铁论》曰: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,虽有贤师良友,若画脂镂冰,费日损功。
《论衡》曰:人生怀五常之性,好道乐学,故别於物。今饱食快饮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,是则物也,与三百倮虫何以异乎?
又曰:手无钱而之市决货,货主必不与也。夫胸中无学,亦犹手中无钱。
《潜夫论》曰:天地之所贵者,人也;圣人之所尚者,义也;德义之所成者,智也;明知之所求者,学问也。虽有至圣,不生而智;虽有至才,不生而能;由待学问,其智乃博,其德乃硕,而况於凡人乎?是以人之学也,犹物之有治也。夫瑚簋之器,朝祭之服,其始也,乃山野之木,蚕茧之丝耳。及正之以绳墨,制之以机杼,则皆成宗庙之器,黼黻之章,可羞於鬼神,可御於王公。而君子以敦贞之质,察敏之才,摄之以良朋,教之以明师,文之以《礼》、《乐》,导之以《诗》《书》,幽赞之以《春秋》,其有不济乎?
又曰:人之性情,未能相百,其明智有相万也。此非其真性之材也,必有假以致之。夫道之於心,犹火之於目也。深室幽黑无见,乃设燎盛烛,则百物彰矣。此则火之耀也,非目之光也,而目假之则为明矣。天地之道,神明之为不可见也,学问圣典,心思道术则皆睹矣。此则非心之明,而人假之则为己知。
《汉书·儒林传》曰:武帝广开献书之路,立五经博士,开弟子员,设科射策,劝以官禄。讫於元始,百有馀年,书积如丘山,传业浸盛,枝叶繁滋,一经说百万言,盖禄利之路然也。
徐伟长《中论》曰:学者,疏神、达思、治情、理性也。初学则如夜在玄室,所求不得。白日照焉,则群物斯辨。矫首而徇飞,不如修翼之必获;孤居而愿知,不如务学之必达。
蒋子《万机论》曰:谚曰:"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。"言其少也。
谯周《法训》曰:为国者不患学之害农,患治民者之不学。
《玄晏春秋》曰:十七年,予长七尺四寸,未通史书;与从姑子梁柳等或编荆为楯,执杖为戈,分陈相刺,有若习兵。母数谴予。予出得瓜果,归以进母,母投诸地,曰:"《孝经》称'日用三牲之养,犹为不孝'何?孝者,莫大於欣亲。今尔年近乎二十,志不存教,心不入道,曾无怵惕,少慰我心。修身笃学,尔自得之,於我何有?"因对予流涕,予心少感,遂伏书史。
王粲《荆州文学官志》曰:有汉荆州牧刘君,稽古若时,将绍厥绩,乃曰:"先王之为世也,则象天地,轨仪宪极,设教导化,叙经志业,明达雍泮,作为礼乐,表陈载籍,以持其德。上知所以临下,下知所以事上,官不失守,民听无悖,然后太阶平焉。故曰:物生而蒙,事屯而养,造造昧利有攸適,犹金之消炉,水之从器也。是以圣人实之於文,铸之於学。夫文学也者,人伦之首,大教之本也。"
赵子声《书诣郑康成学》曰:夫学之於人,犹土地之有山川也,珍宝於是乎出;犹树木之有枝叶也,本根於是乎庇也。
虞傅《厉学篇》曰:学之染人,甚於丹青。丹青吾见其久而渝也,不见久而渝於学也。
《傅子》曰:人之学者,犹渴而饮河海也,大饮则大盈,小饮则小盈。
《江表传》曰:孙权谓吕蒙及蒋钦曰:"卿今并当途掌事,宜学问以自开益。"蒙曰:"军中常苦多务。"权曰:"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?但令涉猎见往事耳。如卿二人,意性朗悟,学必得之。宜急读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史。孔子曰:'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;不如学也。'"蒙等感悟,遂学,所博览,儒者不胜。鲁肃见吕蒙,谓曰:"今者见卿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"权常叹曰:"人长而进益,如吕蒙、蒋钦,盖不可及。"
《世说》曰:褚褒字季野。语孙盛曰:"北人学问,渊总博赡。"孙答曰:"南人学问,清通简要。"支道林闻之,曰:"余谓北人看书,如显处见月;南人学闻,如牖中窥日。"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